认证项目
ISO14001认证
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(EMS)是组织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一部分,用来制定和实施其环境方针,并管理其环境因素,包括为制定、实施、实现、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、计划活动、职责、惯例、程序、过程和资源。ISO14001:1996环境管理体系——规范及使用指南是国际标准化组织(ISO)于1996年正式颁布的可用于认证目的的国际标准,是ISO14000系列标准的核心,它要求组织通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来达到支持环境保护、预防污染和持续改进的目标,并可通过取得第三方认证机构认证的形式,向外界证明其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环境管理水平。由于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带来节能降耗、增强企业竞争力、赢得客户、取信于政府和公众等诸多好处,所以自发布之日起即得到了广大企业的积极响应,被视为进入国际市场的“绿色通行证”。同时,由于ISO14001的推广和普及在宏观上可以起到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、提高全民环保意识、促进节约和推动技术进步等作用,因此也受到了各国政府和民众越来越多的关注。为了更加清晰和明确ISO14001标准的要求,ISO对该标准进行了修订,并于2015年09月16日颁布了新版标准ISO14001:2015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。
ISO14001标准是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(如:温室效应、臭氧层破坏、生物多样性的破坏、生态环境恶化、海洋污染等)的背景下产生的,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,其基本思想是引导组织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,从最高领导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、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,不断改善环境绩效,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,最终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。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,并适用于各种地理、文化和社会环境。
ISO 14000系列标准归根结底是一套管理性质的标准。它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,在制定国家标准时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情况,尽量使标准能普通适用。
·ISO 14001标准对企业的积极影响
·树立企业形象,提高企业的知名度
·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境法律、法规
·促使企业在其生产、经营活动中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,减少环境负荷
·使企业获得进入国际市场的“绿色通行证”
·增强企业员工的环境意识
·促使企业节约能源,再生利用废弃物,降低经营成本
·促使企业加强环境管理
提高员工的环境意识和守法的主动性、自觉性。ISO14001系列标准为帮助组织提高环境管理能力,提供了一整套系统化的框架。组织借助这套标准,可以建立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。
可向外界证实实现遵循所声明的环境方针和改善环境绩效的承诺,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,提高组织信誉和知名度;
有利于满足市场、用户和各相关方的需求,有利于吸引投资,有利于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;
适应绿色消费潮流,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;
有利于推动组织技术改造,改进工艺技术和开发新产品;
增进组织与周围居民、社区和相关方的了解,改善相互关系;
有利于组织经济效益的增长,提高全员环保意识。
1、环境影响评价报告;
2、三同时验收报告;
3、环境验收报告;
4、排污许可证、执照和授权;
5、废弃物处理方式、数量、地点、运输方式、记录;
6、监测记录(废水、废气、厂界噪声等);
7、工艺流程图;
8、MSDS(危险化学品使用说明书);
9、内外部沟通信息;
10、组织能源、资源的使用、生产过程的记录;
11、组织环境规划资料;
12、组织环境处理设备、设施的资料;
18、营业执照、税务登记证、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或机构成立批文;
13、组织机构图;
14、守法证明;
15、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;
16、环境因素、重要环境因素清单;
17、环境目标、指标和管理方案;
18、有效版本的管理体系文件。
一、 ISO14001认证审核条件
1、 申请方应已建立文件化的环境管理体系,并且运行良好。
2、 申请方本年度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,污染物无严重超标排放情况。
二、 申请方应在认证审核前提交下列材料
1、组织简介;
2、认证申请书;
3、法律地位的证明文件(如:营业执照)的复印件;
4、监测报告及《申请认证组织应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》;
5、地理位置示意图;
6、区域平面示意图;
7、主要工艺流程及污染物产出示意图;
8、"环评"批复,"三同时"验收报告(表);
9、环境管理手册、程序文件(应附重要环境因素清单,法律、法规清单以及目标、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)
10、环境管理体系概述,包括:体系覆盖范围、体系运行时间、运行成效、内审及管理评审时间等(打印件)。